兴业银行股票长期持有投资价值分析,兴业银行的估值有望加速回归。本文对中证银行指数的历史走势、历史估值以及与国外银行的估值对比得出:不管是从历史角度来看,还是和国际同业相比,目前银行股都是严重低估的。与此同时,对比了工商银行、兴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估值,从PB看,2015年以前,这五个银行的估值是同进退;2015年以后,银行股的估值严重分化,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一骑红尘,屡创新高;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要死不活,越来越低;平安银行死里逃生,估值回归。此外,大致分析了银行股低估的原因以及近期关于机构对银行业的情况。最后给出兴业银行的预期:如果银行的PB从0.75倍回升至1倍,那么兴业银行的估值有望到1.5倍,对应的股价为38.25元。
1 中证银行股的整体情况:

中证银行指数历年来走势图
中证银行指数发布于2013年7月15日,以2004年12月31号为基日,基值为1000点,到2021年1月26日,收于6878.91点;纵观中证银行指数的走势,在2007年达到巅峰后,目前还没有超过当时的点位。
中证银行近三年来的收益:

中证银行指数近三年来的收益
近四年来,中证银行指数收益率仅有20%,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68%。
中证银行的历史估值:

中证银行指数近10年来的市净率
纵观中证银行指数的历史估值,主要分为两个阶段,2013年-2014年的估值在0.85倍左右,随后在2015年反弹至1.4倍;2016年-2017年,估值下降至0.85倍;随后估值小幅回升至1.2倍;此后,其估值不断降低且突破历史最低位,目前为0.74倍。中证银行近3年的收益率还有20%,而估值不断降低,这只能说明银行股的资产在不断增加,而股价却没有跟上。

中证银行股和国外银行股的估值
和国外银行股的估值相比,在相同的ROE下,中国银行股的估值是最低的;在同PB下,中国银行股的ROE最大,并且差距非常大。
综上,不管是从历史角度来看,还是和国际同业相比,中国银行股都是低估的。
个股估值:

主要选取兴业银行、招商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的PB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2015年以前,这五个银行的估值是同进退;2015年以后,银行股的估值严重分化,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一骑红尘,屡创新高;工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要死不活,越来越低;平安银行死里逃生,估值回归。
银行股低估值的原因:

中国历年来的GDP增长率
1)宏观中国经济
银行的业绩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息息相关,2010年以来,中国的经济仍保持正增长,但增速下滑,这让国人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所担忧(毕竟习惯高增速),从而导致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,认为中国银行的坏账没有清楚的反应在报表中,反应到股市中,其走势总体向上,但表现的平平淡淡。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率变慢,但是和欧美相比,增速不错,我们应该对中国经济有信心,对银行股有信心。
2) 银行股不属于成长股,商业模式是息差,并且利率的波动受政府的管控,缺乏自主定价权;此外,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、吞噬银行业务,让人们对银行业绩担忧,缩减人们预期;
3) 市场上很多私募基金经理不断唱空银行股,进一步导致银行股低估;等等
最近,银行股估值回归的声音越来越浓,很多机构开始加仓银行股
如李录大举购买邮政银行的股票;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所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基金大买兴业银行,目前兴业银行为第四大重仓股;

兴全合润混合基金十大重仓股
此外, 2020年第四季度,持有兴业银行的机构数由三季度的270只增加到573只,持股数由6.3亿股增加至10.44亿股。

兴业银行2020年的机构持有数
对银行股的预期:
不管是对比历史的估值还是国外同行的估值,银行股的估值已经到历史的底部,有望估值回归;如果银行的PB从0.75倍回升至1倍,那么兴业银行的估值有望到1.5倍,对应的股价为38.25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