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会是个大生意。5年前,微信刚出来那会,一个胖子每天发60秒的语音,火遍全网。
胖子后来又搞了个APP,把书里的内容提炼出来,用自己的语言读一遍,就这样拿下2000万用户,估值30亿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另一个胖子,做了樊登读书会,3年200万用户,营收过亿。
为什么这生意好做?
普通人搞个培训吧,总被人骂割韭菜,而且没什么名气,愿意买单的人很少。
读书却不一样,这玩意是个大IP,尽管垃圾书遍地都是,但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,唯有读书高。
书能提供信任背书,能提供内容来源,信书的人又多,堪称赚钱利器。
哥哥后来问律师,这读书会违法吗?
只要不是大段引用原文,就不算侵犯版权!
这就简单了,将书里的内容拆解,给观点附加一些故事,我朋友、我同事、我哥哥…这样内容就生动多了,而且绝对没侵犯版权。
最暴利的地方在于,边际成本递减!
同个内容,卖给1000000个人,生产成本并没有增加。
作为一个老司机,哥哥在樊登、得到、喜马拉雅等APP都开了会员,总体感觉就是,喜马拉雅的质量良莠不齐,樊登和得到的书太杂。
就个人体验而言,我更喜欢商业、技术、泛互联网类的内容。
垂直细分读书会是个不错的突破口,如职场、心理学、历史、两性、宗教…都有大量受众。
走低价模式,很容易起量。